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海宁10月7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)今天,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、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、海宁市委宣传部在海宁市丁桥镇大缺口观潮点附近,举行“2025钱塘江涌潮科考”新闻发布会。
据介绍,散文《观潮》描写的是中秋节后海宁市盐官镇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。过去该文仅入选华东地区部分省编语文教材。如今,该文正式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,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。《观潮》成为越来越多四年级学生秋季开学语文第一课的课文。
经科考发现,现在钱塘江南岸起潮点已下移到余姚市陶家路闸以东5公里一带,受局部地形影响,南股槽的涨潮流形成三股一线潮;海宁市尖山段地形复杂多变,滩地涨淤频繁,由此形成丰富的涌潮景观。尤其是在新仓发现不同潮水类型同时出现的景象。
同时,科考发现,自海宁市大缺口观潮点至杭州市富阳区悬空沙一带,整段江面都可能有暗潮产生,时间在涌潮过后5-30分钟内;受地形、岸线等因素影响,暗潮传播速度不同,有的暗潮可能在60分钟内发生。
近年来,钱塘江潮汐树成为国内社交媒体上的“网红”。科考发现,海宁市尖山河段,江道宽广、岸线弯曲、河床抬升,嘉绍大桥、塔山坝、廿工段等广阔潮滩,是潮汐树生长的良好区域。
科考人员对潮汐树的年际规律分析发现,近10年来,尖山潮滩的潮汐树在尺度上大体维持“年初在上年末基础上扩大——年中减小——年末扩大”的动态变化;钱塘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河流,潮水动力强,泥沙丰富,河床质松散,潮汐树因此具有生长发育快、形态丰富多变的特点。在潮涨潮落间,潮汐树呈现出一幅幅奇美的画卷。
此外,科考还关注钱塘江海塘防洪御潮能力,并采用集多维雷达与瞬变电磁法技术于一体的海塘隐患巡检机器人,定期探查古海塘内部情况,建立长期监测系统,实时跟踪海塘结构的稳定性,预测海塘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