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8月11日下午,2025爱丁堡艺术节“聚焦中国(China Focus)”暨“魅力上海”推介会在英国爱丁堡举办。7月30日至8月25日期间,9部中国剧目呈现37场演出,以多元艺术语言展现中华文明的时代活力,深化中英文化互鉴。
l9部剧目:传统与先锋共舞
“聚焦中国”在爱丁堡举办了第五届。这9部入选的中国原创作品,其内容横跨传统文本、哲学思考、环境议题与AI技术,创作形式则融合戏曲、舞剧、皮影、街舞、多媒体等多种手法。整体呈现出多声部、跨领域的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图景。
其中,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《郑明勋、刘晓禹、阿尔布莱希特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欧洲之旅》受邀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。爱丁堡艺穗节部分,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剧《净境》以傣族“鱼舞”为灵感,结合海洋生态主题与东方意象创新表达环保理念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舞剧《借东风》融合街舞与中国古典美学,呈现富于东方哲思的身体表达。中国煤矿文工团舞台剧《广陵绝响》以“竹林七贤”为题材,融合音乐与戏剧探索信仰之路。中央戏剧学院的《庄周梦蝶》以庄子哲学为核心,融合非遗元素与当代实验。湖南省歌舞剧院新民乐音乐会《千里潇湘》依托湖湘文化,融合民族音乐与当代表达;QFun 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戏剧《诗经海海》将《诗经》章法与戏剧结构结合,探索青少年艺术教育。程雨阳&旁观身体剧场肢体剧《山海浮生|在野&八荒祭》以东方哲学为底色,以跨媒介方式构建了融合自然、身体与精神的沉浸式空间。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舞剧《人格画廊4.0》以国标舞为基础,融合人工智能与东方美学,探索观演互动的新可能。
从《净境》之舞到《千里潇湘》的旋律,从《庄周梦蝶》的哲学反思到《人格画廊4.0》的AI交互,今年“聚焦中国”的创作者,用想象力和实验精神不断拓展中国舞台艺术的边界。“聚焦中国”亮相爱丁堡的五周年之际,不仅讲述了中国故事,也搭建了民心相通的桥梁,激活了中英文化合作的更多可能。
五载深耕:铸就文化桥梁
2025爱丁堡艺术节“聚焦中国”项目是在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、上海市文旅局、上海市府新闻办、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及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,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,上海城世品牌发展中心协办,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。
作为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的标志性品牌,“聚焦中国”依托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与艺穗节两大全球顶级平台,持续推动中国原创作品登上国际主流舞台。自2017年首秀至今,已有35部涵盖话剧、舞剧、音乐剧等形式的中国佳作通过该项目走向世界,成为海外观众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窗口。
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张飙
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张飙说,五年来“聚焦中国”已成为展示中国当代文艺精品的重要窗口,期待各界通过这一平台深化理解,共拓人文合作新篇,让交流孕育更多美好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,将推动更多合作项目的开展,优秀的作品也让更多国际观众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英国商业贸易部创意产业全球负责人尼尔·森普(Neil Semple)表示,创意产业是英中合作的关键领域。中国表演艺术的蓬勃创新力,为两国舞台艺术合作开辟了新空间。
苏格兰政府战略与外事司司长修纳·里亚赫(Shona Riach)表示,上海和爱丁堡是两座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,很高兴看到今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剧目在爱丁堡艺术节亮相,希望未来能推动更多两地之间的合作。
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创意总监罗伊·勒克斯福德
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创意总监罗伊·勒克斯福德(Roy Luxford)表示,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将持续作为国际艺术交流的桥梁,期待艺术家们不断提供新视角,加深与中国等全球伙伴的合作。
入选剧目代表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、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聂伟、湖南省歌舞剧院新民乐音乐会《千里潇湘》英国巡演总执行艾福瑞特·詹金斯(Everett Jenkins)等出席推介会。
“魅力上海”:文艺律动城市
在“聚焦中国”系列活动演出期间,“魅力上海”城市形象推广同步启动。海报集中亮相爱丁堡重要街区及演出场地,呈现一系列上海都市文旅IP,以魅力竞放之势,面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上海的闪亮与蓬勃律动,让全球观众在聚焦中国艺术的同时,沉浸式感受上海的魔力。
上海也向世界文艺界发出了诚挚邀约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唐颖琪表示,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,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致力于以艺术为纽带连接世界,诚邀全球艺术机构、艺术家和媒体于十月齐聚上海,共赏多元艺术风采,感知中国文化魅力。
在《净境》和《借东风》的演绎中,爱丁堡今夏的“中国时刻”正式进入高潮。当千年哲思遇见科技幻境,当传统美学碰撞先锋表达——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,正为世界读懂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当代中国提供全新注脚。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